close

滿州民謠,來自臺灣最南端的聲音,由一群阿嬤們傳唱著!七種不同的經典曲調,將自身經歷的酸甜苦辣,注入歌詞並吟唱出來,阿嬤們的歌聲為滿州民謠塑造獨特風格,也為臺灣音樂界寫下歷史新頁。全國廣播《生活AGOGO-傳統藝術的數位對話》節目,邀請滿州民謠協進會結業藝生張錦桂、黎竹紅,她們致力將民謠傳唱下去,傳承最原汁原味的滿州特色,讓在地孩子懂得家鄉文化。



談到滿州民謠,不得不提鍾明昆這號人物!出生於屏東縣滿州鄉的鍾明昆,從小熟悉母親吟唱的民謠,在農忙時也會帶著自製樂器彈唱,自此慢慢走進音樂世界。投入音樂教育工作後,他始終念念不忘家鄉的呼喚,那屬於滿州的聲音。他曾說到,母親在世時想要把她吟唱的民謠錄下來,而在母親去世後他意識到民謠保存的重要,更激起他蒐集、找尋家鄉的聲音,那段屬於母親的記憶。

1979年,鍾明昆回到滿州進行民謠採集與傳承工作,每週臺南-滿州往返,就是為了將滿州民謠記錄下來,他時常帶著滿州民謠協進會成員到各村落巡演,也尋找鄉內會吟唱民謠的耆老與鄉親,像是被文化部指定為人間國寶的張日貴老師,就是鍾教授追蹤出來的傳唱人。他更曾帶領協進會成員到美國、奧地利巡演,將臺灣民謠推上國際。因鍾明昆對於家鄉的愛,而讓滿州民謠能與恆春民謠齊名,繼續在恆春半島傳唱著。他無私且無償的奉獻,張錦桂感念地說「鍾教授是滿州民謠的文化推手,是一塊寶。」

恆春半島民謠其實分成「滿州版」與「恆春版」!張錦桂說,滿州跟恆春中間隔著一個山頭,滿州沒有工廠、沒有太多開發,恆春就比較商業化。她貼切地用臺灣土芒果來比喻滿州民謠,以改良過的蘋果文芒果類比恆春民謠,雖然都是芒果,但有各自的風味。無論滿州版還是恆春版,每一首民謠都是一個故事,關於情感與土地的故事。

「姿婺子!咱是窮爸佮散母,望你去到人彼喂日子看會較好…」、「爸母的恩情親像海底那麼深,咱就盡心來報恩…」張錦桂、黎竹紅在專訪中,吟唱著恆春半島最早出現的古老民謠《牛母伴》,歌詞內容描述父母的恩情深情意重,養育兒女總是細長如流水,每天照顧也不嫌累,子女孝順父母則像露水般只有一點點,有父母的人就像被滿天星空籠罩著那樣幸福,沒有父母的人則生活在黑暗中。

述說完《牛母伴》的感人故事,張錦桂、黎竹紅拾起月琴,一邊彈撥琴弦、一邊唱誦著《楓港小調》、《思想起》、《平埔調》等流傳許久的經典民謠,令主持人林菲聽得如癡如醉。



張錦桂與黎竹紅認為,民謠傳承是自我認同的建立,因此更應該向下播種。她們以傳統為基底,築起創新風格,在滿州民謠中加入原住民特色,增加民謠的活潑與多元性,讓民謠自然而然潛入教育裡。當孩子也能用民謠謳歌生活,民謠才真正在滿州扎根。

民謠是活的,不同人唱出不同的韻味。民謠成為滿州阿嬤們生命的一部分,更是她們對人生的歌詠,阿嬤們藉由民謠乘載各自的故事,匯流進屬於自己的小宇宙。



【聽 M Podcast】

【看 YouTube】



本文來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8%81%BD-%E4%BE%86%E8%87%AA%E8%87%BA%E7%81%A3%E6%9C%80%E5%8D%97%E7%AB%AF%








離婚證人台北離婚證人離婚證人資格







結婚證人
東港迎王在即 精彩畫面和日程一次看